红眉松雀

Pinicola subhimachala   Hodgson
   

  242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形态
雄性成鸟:额、眉纹、颊、颏及喉概红色;眼先污褐色,眼周淡红色;耳羽暗红色;头顶、颈、背、肩和翼上覆羽大都褐色,具宽的暗红色羽缘;腰和尾上覆羽鲜红色;尾羽暗黑褐色,各羽具红色羽缘;小翼羽和初级覆羽暗褐色,具暗红色窄边;飞羽褐色,各羽具红色羽缘;前颈和上胸红色,各羽基部较暗,中央线有浅淡圆点,形成鳞状斑;下体余部褐灰色,腹部中央较淡;尾下覆羽灰色,微沾红,长形者羽基暗褐;翼下覆羽和腋羽褐灰色,羽缘橄榄黄色,尤其是近翼缘处更显明。
雌性成鸟:额、眉纹和上胸金桔黄色,体羽余部与雄鸟色同,但红色部分转为橄榄黄色。
幼鸟与雌鸟相似。
虹膜淡褐至红褐;嘴肉褐色;腿和脚淡褐色。
量衡度:
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翼 尾 跗蹠
♂♂(5) 40—50 198—210 12—13 93.4—99.6 75.4—78.4 20.5—21.5
♀♀(5) 35—48 170—197 12—12.5 91—98 70—79 21—23

鉴别特征

鉴别特征 体型较大;雄鸟的额、颏与胸亮绯红色;上体渲染淡红褐色,腰深微红色;方型尾;雌鸟无红色而代之以橄榄黄色;上体渲染淡橄榄绿色;颏与喉灰带黑色斑纹。

大小

量衡度:
性别 体重 全长 嘴峰 翼 尾 跗蹠
♂♂(5) 40—50 198—210 12—13 93.4—99.6 75.4—78.4 20.5—21.5
♀♀(5) 35—48 170—197 12—12.5 91—98 70—79 21—23
;

生物学

生态 红眉松雀生活在海拔较高的山区,四川峨眉山见于海拔2000—3000m,云南玉龙山见于3000—5000m高度,但冬季却下降到低海拔处。此鸟多栖息于松林、云杉林、栗林及石楠科的小树上和森林上线,以及山麓矮树丛中,地面上也能见到。
单独或成对生活,有时也集成小群活动。两性都能鸣唱,其歌声是一种清晰而多变的颤音,还有一种音似“ter-ter-tee”的鸣声。但一般不大鸣叫,其叫声是一种悦耳的类似麻雀的“chirp”声。
食物主为浆果,也有各种植物的种子。

生境信息

生态 红眉松雀生活在海拔较高的山区,四川峨眉山见于海拔2000—3000m,云南玉龙山见于3000—5000m高度,但冬季却下降到低海拔处。此鸟多栖息于松林、云杉林、栗林及石楠科的小树上和森林上线,以及山麓矮树丛中,地面上也能见到。
单独或成对生活,有时也集成小群活动。两性都能鸣唱,其歌声是一种清晰而多变的颤音,还有一种音似“ter-ter-tee”的鸣声。但一般不大鸣叫,其叫声是一种悦耳的类似麻雀的“chirp”声。
食物主为浆果,也有各种植物的种子。

海拔范围

红眉松雀生活在海拔较高的山区,四川峨眉山见于海拔2000—3000m,云南玉龙山见于3000—5000m高度,但冬季却下降到低海拔处。

国内分布

四川灌县、康定、巴瑭、木里、峨眉,云南西北部丽江和片马,西藏昌都、察隅、聂拉木、林芝、野贡和必村。

经济意义

经济意义 此鸟虽是美丽的观赏鸟,由于分布狭窄,数量稀少,因此它的经济意义不大。

经济用途

经济意义 此鸟虽是美丽的观赏鸟,由于分布狭窄,数量稀少,因此它的经济意义不大。